台积电自动化精密工业董事长表示:如果税率超过25%广东股票配资公司,台积电将成为奴隶。
然而就在2个月前,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还点名“表扬”了台积电,督促其他企业向其学习。因为台积电在今年3月初宣布对美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,加上之前的,宣布对美投资已达1650亿美元,并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6座工厂。
如今的台积电,为什么开始转变态度了呢?
一、被压榨却仍选择“讨好”
2020年台积电约投资1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晶圆厂,2023年又追加400亿美元建第二座,之后不到一年宣布再建第三座,总投资达650亿美元。
按照美方的《芯片法案》,在美扩大投资的企业,能够获得补贴。然而今年新政开始后,美方开始计划对进口芯片提高关税,同时认为《芯片法案》是一个不利的政策,计划减少财政补贴。
卢特尼克暗示,希望暂停《芯片法案》已经承诺的补贴,如果企业愿意扩大在美投资建厂,才有可能多获取一点优待。
台积电首当其冲,宣布对美追加1000亿美元。除了已经开工的3座晶圆厂外,计划继续对美“加码”:后续将建造2座先进封装厂,意味着美国将拥有全流程的生产线;再建1个研发中心,意味着核心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在美国本土工作。
这一系列示好的举动,只收到了微薄的回报。据其首席财务官的采访,台积电在去年四季度一共获得15亿美元补贴,和总投资相比微乎其微。
二、“讨好”求不来安全
台积电不断对美加码,美方似乎并没有满足。据外媒报道,亚利桑那州工厂或在压力下研制生产最先进制程的1.6nm芯片。由于工厂建在美土之上,其核心技术可能被美国本土企业反向破解。
而且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,在美工厂可能会出现因工人短缺、文化冲突等问题影响生产,追加投资可能加剧成本超支。
更重要的是,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和反超,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纷纷来到中国,重视中国技术、中国市场已成大势所趋。
美国宣布减少甚至取消部分补贴后,国外科学家纷纷前往中国。新加坡衰老研究教授Brian Kennedy和中国生物科技团队合作研发出“益-活-新”等科技成果,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中的延缓细胞老化的成分,落地为实际成果。
如今,新加坡实验室“7个月焕活细胞8年活力”的同款专利,正是国产“益-活-新”的核心成分。不仅我国抗衰群体可以通过京东等平台亲自提亚吧,在海外线下店购买的消费者也表示“身体更有活力”“代谢变好”等。
海外知名企业、科学家纷纷加强和我国的合作,台积电作为自家人却反其道而行之。比如美国对新能源政策收紧后,德国车企大众加速向中国转移产能,在华投资25亿欧元建设新能源车研发中心。
Brian Kennedy的实验成果因“益-活-新”受到国内群体关注后,我国研究团队前往新加坡参与衰老与长寿论坛,进一步深化合作,为两国共同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寻求方案。
三、1000亿投资打水漂,如今后悔也来不及
反观台积电,在美追加投资建厂后并未一劳永逸。美方鼓励企业“加码”以换取优待,存在“先投资后等补贴”可能性,能否落实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据外媒报道,卢特尼克称将扩大《芯片法案》中的税收减免,这看似比拨款更稳定,但最终需官方批准。台积电想用“砸钱”来获得补贴,未必能如愿以偿。
台积电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,却只获得15亿美元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美国近几年一直在扶持英特尔等本土企业,对其补贴高达100多亿美元。
照此趋势发展,无法保证美方不会做出“卸磨杀驴”之举。
不过广东股票配资公司,2个月前的台积电还坚持称:其最新投资是基于美国市场的需求。如今态度稍有转变,但想抽身恐怕为时已晚。
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